邮箱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集团新闻 >> 正文
西安新纪录:一个“小院子”扎入基金100亿
发布时间:2023-07-07 09:47 来源: 战略发展部

近日,随着“高新区科慧城更基金”入驻,西安科创基金园(丝路西安前海园)基金管理规模正式迈入“百亿时代”。

从2021年10月首支入园基金算起,仅仅20个月,“单体园区基金过百”在全省尚属首次。而若从2020年2月西安科创基金园正式开工计,西安高新金控集团产投板块旗下西安高新独角兽基地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的这个占地仅106亩的“小院子”,真有了一些“前海速度”的模样。

14(1)-小.jpg

累计24支:3年速破100亿

截至目前,共有24支基金入园,分类统计之后我们发现,西安科创基金园基金数量和体量增长各有特征,前者是“匀速”上升,后者则分三段呈“台阶式”跨越,为便于糖豆有更直观感受,金融棒棒糖制图西安科创基金园的基金成长过程(下图)。

6ddd6a69e6ea9b24c581fae034792cb.png

进一步分析会发现,两者的共性非常清晰,即成长周期双双缩短。在累计数量上,第一个“10家”入驻时间用了8个月,第二个“10家”则用了7个月。在累计规模上,若以“20亿”为衡量刻度,第一个“20亿”用了8个月,第2个“20亿”用了6个月,聚集态势持续走强。

实际上从招商角度来看,若加上8家入驻的基金管理人,数量则来到32支。

作为本土财经观察者,我们在意的是,这些基金为什么投下“赞成票”。

首要因素自然得益于“高新大环境”:凭借实业先发优势,高新区向来是创投等金融机构布局西安的首选。尤其是随着“四个高新”的提出及丝路科学城的建设,“全力打造科技金融示范区”已然加速,这就使得高新管委会“定向打造的基金汇聚区”取得了独到的先机。

次要因素则可归功于“领先级体验”:园区采取了分栋式布局,硬件环境在西安堪称一流,但“软性服务”或更为关键,例如运营方聚焦打造“一中心三平台”服务体系,同时设立创投服务中心、落地“投资者说”品牌活动等,以促进同业交流精准对接资源,并吸引联合陕创投协会创投经理训练营落户园区,举办创投协会会员大会,联合省基金业协会举办中国股权与创业投资发展趋势报告会等。

20220602-前海园-10 拷贝(1)-小.jpg

已入驻西安科创基金园的国中资本告诉金融棒棒糖:“从初次接触到顺利注册落地,我们切身体会到园区服务的高效便捷。随着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和配套的服务机构进园,各类金融资源要素的‘聚集效应’持续扩大,这对我们在西安投资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高新金控集团及旗下子公司于2021年起陆续迁入,加速提升园区的“金融人气”。

三级落子:投资型政府释放效能

选择西安科创基金园的基金有哪些特点?

第一,先从基金设立方向上看。

类别:分别是私募股权基金有限合伙(21支)、私募创投基金(1支)和契约型基金(2支)。

规模:小于1亿元约为45.83%,如规模最小为1000万元;10—50亿元区间内有3支,规模最大的国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西安)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40亿元。

37f054d4e01677f6c3f6882b72aefe3.png

西安科创基金园基金规模占比

投向:除两支契约基金外,大致可归为四类,即人才、企业、城市和产业,前三个比较清晰,如定向人才的人才基金、定向新三板和专精特新的开源迈宝、定向“科技型企业”的晨峰基石创投,以及定向城市更新的高新区科慧城更基金等,共计6支。

权重最大的是“投产业”,数量占据比例超70%。入园基金的普遍特点是主攻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光子材料、电子信息等,既处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八大领域范畴之内,也深度切中了省市及高新区瞄准的下一代产业。

第二:从GP构成上看。

陕西本土共有15支,占比超60%。其中“省市区”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机构均于此落子。如“省级”的成长性企业引导公司,背后是全省首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陕投集团;“市级”的财金投资私募公司,背后是西安财金;“区级”的则属高新金控旗下的西高投。金融棒棒糖认为,代表官方意志的“三级”政府齐刷刷布局于此,也从侧面印证了国有GP正对西安科创基金园进行大力扶持。

1c0b94e5c163b576314052555bc900d.jpg

省外GP为6支,均来自北上深杭一线城市,如深圳国中常荣资管公司,累计规模超百亿,手握40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二期基金;上海开源思创投资公司,则是开源证券专业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

从GP性质看,民企占比远超国企,占比近80%。其中专注硬科技的中科创星“借道”旗下西安和北京的3家GP,一口气布局了4支基金,看好“小院子”态度一目了然。

LP是我们最后的关切点。

基于“投行思维”及“创投10条”的引领,全省上下浓烈的基金氛围已然成型,尤其是随着百亿规模的创新基金、城更基金、工业倍增基金等接连亮相,省市两级联手催动的“投资型政府”加速清晰。

事实上,在选择落地何处时,LP的话语权也颇为重要,政府本身也会在培育“基金聚集区”方面加以引导。例如刚刚落户的“高新区科慧城更基金”,重要出资主体就是西安财金管理的市一级“城市更新基金”,若再加上省政府引导基金出资的川发创星光子基金等,都流露出“合力打造”的气息。

锚定产业:高质量赋能实体经济

汇聚不是目的,引导这些金融力量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才是“小院子”的使命定位。尤其是在全省推进“三个年”活动之际,在西安高新金控集团带领下,致力于打造西部金融改革创新高地的西安科创基金园基金力量的下一步,或许是我们观察“投行思维”的风向标,也是助推高新区聚焦高质量推动跨越发展的指南针。

幸运的是,“小院子”基金已经充分行动起来了。

例如投“人”的人才发展基金。

在《西安人才基金首秀:7名“追随者”现身!年薪15万申请188万!》一文中,我们刚刚纪录了首次出手,第一批3家被投企业均位于高新区。第二批“拟投名单”之一的新三板企业亚成微电子,亦是如此。这种“短期看政策、中期看产业、长期看人才”的打法,在支撑全市人才之时,高新区自然亦获长线赋能。

9f3af05557e3bc3baa67150611229b6.jpg

例如投“企”的开源迈宝和晨峰基石等基金。

在走访中我们发现,很多基金“调研第一站”都在高新。毕竟,高新区新三板挂牌公司(55家)占全省(124家)的44.35%,高新区“专精特新”(国家级和省级分别是57家和274家),全市占比50%和61%,高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08家)占全市51.6%。

再如投“城”的高新区科慧城更基金。这一部分不必赘述,详见《破解“三难”:西安100亿“城更基金”今日成立》。

056A7470 拷贝(1)-小.jpg

除上述少数几支基金外,西安科创基金园基金最“吃重”的方向是投“产业”。

如投“高端装备制造”的高端装备制造知守投资基金、投“生物医药”的君盈佳成医药产业基金、投“光电领域”的创星优选壹号创投基金、投“电子信息”的聚合科新创投基金,以及涵盖“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光子材料”等多领域的财金特精投资基金等。

仔细梳理不难发现,上述投资领域几乎与西安高新区“光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汽车、新材料新能源”为主导的“55611”现代产业体系所吻合,明显感受到西安科创基金园围绕高新区优势产业在基金选择上所作出的精心安排。

当然,我们要承认高新区的实体经济为“小院子”提供了大舞台。2022年,高新区五大优势主导产业产值同比增长46.7%!全年GDP实现3104.3亿元,迈上新千亿台阶,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超过20%,培育出汽车、电子信息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西安科创基金园将由深圳前海和西安高新共同引入大量持牌金融机构区域总部、创新金融机构、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及金融科技公司,PE机构不低于130家,基金管理规模不少于600亿元。

我们的态度是:“小院子”开了一个好头。

(来源:西安金融棒棒糖微信公众号)

关闭
友情链接: 

主办:西安高新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电话:029-81130604

地址:西安市高新区西太路900号丝路(西安)前海园9号楼8F  邮编:710065

陕ICP备19025423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1020号

移动网站